江西要充分发挥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大金融作为切入点、大资本作为着力点、大旅游作为闪光点,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
首先,在资本运作方面要有大手笔、大气魄,进一步加大金融、资本运作力度。一是尽快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懂金融、懂资本运作的优秀专业人才,并将这些人才安排充实到全省各地的相关岗位上,有效地发挥他们在金融资本运作方面的聪明才智。二是尽快以南昌市或者九江市为中心,打造金融商务圈。这个金融商务圈的基本模式可按照上海陆家嘴的模式和框架来构建,从整个金融资本运作到金融产品的深度开发,从人民币跨行通存通兑到各种外汇的跨国结算与交易,再到全球金融信息和全国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的共享。金融商务圈一定要在引进外企、外资和外资银行的基础上,建立各个金融产品和非金融机构产品的集聚区,以提供现代金融服务、金融中介、金融品种、金融监管等内容。三是尽快组建以南昌市为中心,以整合兼并江西省内的现有商业银行为主,可吸纳华东地区其他省市的部分商业银行来参股的华东商业银行。由华东商业银行辐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各地的创业园区、工业园区里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撑。四是尽快组建一批村镇银行。通过构建这个平台,把城乡之间通过金融资本链条连接起来,使大城市与县、乡、村的大资本相互流通,共同参与全省的经济大开发。五是尽快建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要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江西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规模。六是尽快吸纳境内外、省内外的私募基金进驻江西。积极引进境内外的股权投资基金,同时大力发展江西本土的创业投资基金。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鼓励各类资本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各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创业投资机构。七是尽快组建一批小额抵押担保公司。各地都可以用部分财政资金和部分民营资金参股共同组建小额抵押担保公司,为本地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其次,在旅游方面要有大整合、大规划,尽快加大旅游专业策划和营销力度。其一,认真规划环鄱阳湖地区大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新模式。紧紧抓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着力把环鄱阳湖地区打造成中国生态城市后花园。将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等环鄱阳湖地区的现有风景名胜区和各旅游景点城市重新进行统筹规划,凸显各地的旅游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形成多种风格、多种形式、多种文化并存的旅游精品区域。其二,逐步实现全省旅游资源大整合。尽快组建江西省旅游文化控股集团公司,负责整合、管理、经营全省的国有宾馆、酒店,推动部分风景名胜区进行市场化经营运作,形成全省多条有特色的精品路线;整合各景区景点旅游资源,做到游客资源、信息资源、交通资源和营销成本共享,实现全省旅游区域合作、市县合作、县区合作,形成纵横交错的大旅游格局。其三,大力吸收和引进大型旅游上市公司,让其共同参与全省旅游文化项目的深度开发建设。大型旅游上市公司既有管理、策划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又有充足的现金流量,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其四,建立现代旅游企业制度。严格按照公司法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式运作,在各景区景点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离。在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比如,各旅游景区成立相应的旅游文化集团公司,下设景区景点类、文化创意类、金融资本类等若干个子公司,把旅游文化项目的管理权、经营权、建造权、策划权、宣传权和创意权真正交给企业,由企业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政府以服务为主。其五,强化整体规划意识。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明确每个旅游功能区的划分和定位,由规划来引导客商落户,而不是由客商随意选址。功能区确定后,各个景区管委会应集中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避免重复建设。其六,重视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专业策划。邀请全国顶级的旅游策划团队进行专业设计和策划,克服随意性,真正提高景区景点的品位。要花大力气去做营销,请专业团队来进行营销策划,只有先把营销做上去了,人气旺了,才能真正带动景区景点周边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其七,注重文化元素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做到古老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