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趣谈三清三清山道教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名人名言神话传说三清山游记三清山生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清山文化>> 三清山游记

梦里常回家,记三清山

 

 
 

暌别家乡已过二十载,那天在网络上看到三清山的宣传短片,看到清晨的雾霭渐在朝霞的明灿中散去,于是山色在眼前清晰:娴静低首的司春女神,直欲飞天的破山巨蟒,合十听琴的观音菩萨……这些自幼便已无比熟悉的景点,令我不自觉轻声低吟《诗经》里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要知我小的时候,我的世界就是三清山脚下的那个小乡村,清秀简朴,我的心,便如那土地上长出的春笋,又如那山里头开着的杜鹃。

 

那时乡下尚未通电,刚读小学的我借着烛光指着糊墙报纸上的头条,问母亲,哪里是报纸上说的米国?母亲说,米国啊,你若从地上挖洞,你一直挖,一直挖,挖到底,挖到地球的那一边,就是了。或是一直记得母亲的这句笑语,读书后的我以学习为镐,竟真挖通了这从三清山到曼哈顿的通道,转眼我来美国也已八年了。

 

待到下班时天已黑透,我走过曼哈顿哈德逊河边,看到帝国大厦楼头挂着好大一轮金黄色的明月。掏出手机来拍照,想起了冰心的句子:“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流亡他乡的纳博科夫低语,说吧,记忆!于是,我想起父亲去世那年陪母亲去登三清山。下午四点往上走,一路看杜鹃奇艳,红日西斜,到山顶的时候,天色已晚,安排好住宿,略略饭毕,便往浏霞台行去。请山上的服务人员泡了茶,端了椅凳摆好,我们坐在石台前,山风入襟,繁星指尖,绝壁生松。对此最好是青莲,“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谁在此际都会生乘风归去之想,不惧高处之寒。

 

我想起山脚下的那个小村子,秋割之后落了霜,落霜之后天地便淡了。月好似更高,月色更清白,月影更幽深。月光落在地上,便凝成了霜。我们沿着田间小径一路走去学校,路两边的草叶都被凝在霜花之中,薄薄而剔透的一层,轻轻用指头蹭一蹭,清冷清冷的,细细的小霜花在指尖上,呵口气,就化了。若再有场秋雨,“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站家门口看出去,小乡村便真如一幅悠远的淡墨山水画了。我在这画里头看这幅画,看得久了,也走远了。

 

我又想起更早年的时候陪浙江的叔公去爬三清山。半山有好一湾潭水,山崖上开的百合花像是从水里长出来的。我脱了鞋袜,爬上潭水边的大石,把双脚浸入水里,对姐姐说,我不要回家了。姐姐说好,我们不理你,走了啊,和叔公转身就要走。于是大急。匆匆地站在大石上,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在裤子上擦水,然后就扑通一下掉到了水潭里。水不深,姐姐和叔公笑得喘不过气来。我在水里喊,我踩到什么东西了。捏了鼻子沉下去,捡起来。做中药的叔公看了一眼说,你竟然踩到这么大一朵灵芝。

 

想来也只有这样灵秀的山,才得这般灵秀的际遇。无论离了它多远,只要想起来,便觉得眉目清疏,胸襟洒落。人说精神家园,不外如是。

 

现听闻家乡又有发展,京福高铁、杭长高铁都将从山脚下飞驰,三清山机场也如期在建,真是不胜期待。快速发展的飞机和高铁赋予了三清女神真正的翅膀,而那些守护着它的乡民和土地给了它坚实的力量,它飞出了一个孩童幼年时的小世界,飞出了上饶,飞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着它清秀灵动的面孔和高洁纯净的灵魂。我期待着它和曼哈顿,和更广大世界之间的无缝连接,我期待着它成为更多人的身心栖息之所,我期待着它成为一个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吴菁霞,德兴市昄大乡人,1997年以江西省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现旅居美国)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