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江西三清山>> 三清山简介

三清山概述及自然遗产描述

一、三清山概述及自然遗产描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景区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被誉“世界最美的山”。

三清山是一处雄伟壮观的花岗岩山体,它地处地壳缝合带(赣东北断裂带),三清山具有近10亿年几乎是连续的地质演化史,以及许多世界上巨大地质事件的地层学证据,是国际上研究地球历史和板块构造的最佳地段。三清山花岗岩山体的地貌学、生物多样性和美学价值也同样具有国际意义。花岗岩体的风化和剥蚀塑造了不同尺度的使人刮目相看的地貌宝库,而包裹着山坡的森林和植被蕴含着世界级的生物多样性和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和孓遗物种的避风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和山峰,栩栩如生的花岗岩造型石与丰富的生态植被、远近变化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二、三清山地质演变历史

三清山山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因此三清山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形成奇峰矗天,幽谷千刃的山岳绝景奇观。

  三清山神奇壮丽的景观是与适宜的地质、气候分不开的,是地壳运动对地质作用长期变迁的产物。三清山在地质史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质构造运动。

  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此后地壳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缓,范围广阔。

  在距今6亿年前的震旦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沉积4000多米厚的浅海相砂页岩和碳酸盐岩类,并含有三叶虫、笔石和海绵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两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奥陶纪末期的“加里东第一幕”造山运动,三清山从此完全脱离海水环境,不再接受沉积。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虽发生第三次大海浸,但海水仅到达三清山东南角的边缘部分。直到1.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三清山区域内发生异常强烈的造山运动,即燕山期运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酸性岩浆浸入活动,从而奠定三清山构景的地质基础。

  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的年代里,相继发生喜马拉雅期的造山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山岳大幅抬升,伴随水力侵蚀作用的强烈下切,使地势高低差悬殊。由于三清山的地质环境正处于造山运动既频繁又剧烈的地段,所以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尤其是垂向的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山体不断抬升,长期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风景区的形成,可说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杰作。

三、三清山突出的遗产价值

三清山的自然景观以峰林为特征,在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是最密集、形态最多种多样的峰林,其中许多在自然作用下形成引人注目的花岗岩峰林栩栩如生。三清山所具有的突出视觉景观,因它的地貌在婀娜多姿的树木、森林覆盖的山坡和奇特的气象现象衬托和影响下变得更为美丽,使三清山的自然景观成为世界优秀的自然奇观之一。

从更深的科学层面来说,三清山及其外围具有丰富而突出的地质和生物资源。拥有10亿年地球历史的记录,提名地展示了世界上某些最重要地质事件的突出证据。三清山还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用以研究生成这种独特花岗岩景观的控制因素和演化过程。另外,覆盖了整个三清山且有特别高的生物多样性的森林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片森林是许多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的家园,也是东亚地区保护洲际间断分布和孓遗植物物种的重要地区之一。

三清山依据以下三条标准:

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Ⅶ):具有最显著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特殊的天然美景,在美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Ⅷ):是代表地球历史的重要阶段,包括生命记录,地貌演变过程中所进行的重要地质过程或重要地貌、地形特征的突出范例。

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Ⅸ):是代表进化过程中所进行的重要生态和生物过程,陆地,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植物和动物种群发展的突出范例

四、三清山历史文化

1、三清山道教文化

三清山除了仙境般的自然景观外,还是一座历经千年的道教名山,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三清山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遗存的丹炉和丹井以及后期道教鼎盛时的古建筑群和230余处石雕石刻都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道教宫观建筑布局的以小见大、内蓄玄真、含而不露,在中国道教建筑史上树立了一个典型范例,为研究道教历史、宗教建筑史和民族文化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她那构思奇特,多样而统一的古建筑;有无相生,曲直互变的景点布局;造型别致、寓巧智于古朴的石雕文物;以及那意蕴深邃、闪耀着中国古典哲理光辉的道家思想文化遗产,所有这一切与自然景观,浑朴天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三清山仙境般的景色,使之刚劲中有柔和,端庄中有飘逸,变幻中有神奇,古朴中有典雅,平静中有奔放,给人以多层次、多角度、清新隽永、飘逸空灵之美。加之道教宫观,晨钟暮鼓,仙乐悠扬,使人一涤尘烦,心灵净化,飘飘然如置身于仙境之中,而领略其人间天上福地乾坤之美妙。

2、三清山畲族文化

畲族,我国南方游耕民族,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位于三清山脚下的岭头山村是一个畲族集聚区,这里聚居着一群淳朴的村民,他们祖先分别来自福建泉州、安徽、浙江等,因长期生活在一起,多数村民能够说几种方言,玉山方言、闽南话、徽州话、开化方言等。是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在管辖范围内重点开发的乡村旅游景区。在这里不仅能够感觉畲族历史文化,还能体验畲族的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生活等民族风俗信息。中央电视台四套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播报三清山脚下岭头山村当地人缤纷过大年习俗,极大地提升了三清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全国观众真正感受到了三清山当地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现在的三清山,已逐渐融合闽赣皖浙多种民俗文化,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

五、三清山旅游发展前景

随着沪昆、京福高铁的开通,上饶三清山机场的即将建成,上饶旅游交通大格局已经形成,三清山旅游发展前景美好。三清山风景区未来的发展思路是围绕打造江西旅游示范景区这个核心,全面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培植服务新业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新需求;实施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与婺源、景德镇古窑景区一道共同打造中国“最美之旅”品牌线路产品,成为比肩昆大丽的典范。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本站为三清山旅游信息公益性网站,转载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