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三清山新闻三清山热议望三清望仙谷婺源篁岭葛仙村上饶旅游动态江西旅游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动态>> 三清山新闻

保护至上 利用永续——写在三清山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

 2008年7月,三清山摘得“世界自然遗产”的金牌,受到海内外关注。自此,三清山人按照“保护、保存、展示和遗传后代”的《世界遗产公约》要求,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强化保护,获得了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保护至上”,履行公约

  申遗成功并非万事大吉,跻身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清山,牢固树立“公约意识”,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机制,认真履行申遗时的承诺:完善“分级保护”、“山上游、山下住”、“净菜上山、洗涤下山、垃圾下山”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完善“三废”管理和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因素给遗产地带来的环境压力;规划新建地质博物馆和珍稀植物园,积极与省内外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长期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强化对遗产保护管理的研究;运用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地质、森林、大气、水质等多项监测系统,对遗产地进行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数字三清”建设,构建覆盖全山的信息网络,推进遗产保护工作由经验型管理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

  三清山人精心保护的不仅有自然遗产,还有融于自然的千年道教文化。通过开展文物普查,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细化管理操作规范,促进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打造天地人合一的人间仙境。

  “利用永续”,合理发展

  遗产作为公共性资源,最主要的特征是开放。三清山人认为,合理利用遗产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遗产保护持续投入问题的有效途径。于是,三清山划定993公顷作为游览区,向世人展示奇特秀美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和生机勃勃的珍稀濒危生物群落,发挥其观光游览、科教启智、康体健身的功能,促进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随着遗产品牌效应的日益彰显,三清山全面实施“营销在上海,集散在上饶,游览在景区”的旅游发展战略,在上海设立联络处,加强线路对接、客源互送、促销联手,大力拓展境内境外市场。一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三清山游客量同比增长57.8%(其中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38%),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5.4%,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同比增长4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18%,旅游企业新增17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3000多人。

  三清山遗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了旅游业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复合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旅游经济的跨越发展。

  “以人为本”,实现双赢

  三清山坚持“以人为本”,让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都在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得到实惠。

  三清山的管理者们将自己定位于“管家”,对遗产只有照看和维护的义务,而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正是基于这一定位,三清山管委会不断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和竞争机制,打造了一支本地化的专业管理队伍。同时,通过组建旅游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规范经营行为,让每一位游客“吃得舒心、住得安心、行得放心、游得欢心、购得称心、娱得开心”。

  如果没有当地居民自发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和利用将是一朵难以盛开的花朵。三清山通过实施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当地居民搞起“农家乐”,或从事资源管护、卫生保洁等,走上了致富新路,房屋租金、土地租金、工资薪金等成为他们收入的新来源,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不足千元跃升到近万元。“旅游反哺”政策点燃了当地居民自觉参与遗产保护的激情,他们通过完善村规民约,自觉做到山不挖、林不伐、兽不猎、鸟不打、水不断。(钟明晶)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