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三清山新闻三清山热议望三清望仙谷婺源篁岭葛仙村上饶旅游动态江西旅游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动态>> 三清山新闻

“农家乐”里乐融融

今年5月,在三清山北麓的上汾水自然村,65岁的游客王太太和爱人已在这里住了近十天。他们每天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有时种种菜,有时放放羊,更多的时候还会在古银杏树掩映下的潘公殿和道长聊聊天、参参禅,过了一段神仙般的美好日子。王太太感触地说:“三清山不仅山好水好景色迷人,而且这里的乡亲纯朴和善,家家干净卫生,住上十天半月的都不想走啦!”

  伴随三清山的申遗成功,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迅猛增加,而山上核心景区宾馆、招待所已陆续拆迁下山,节假日常常无法接纳蜂拥而至的游客。风景区领导清醒认识到,乡村旅游“农家乐”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可以让农民群众直接把生活资料转变成生产资料,走出一条将一产和三产完美结合的新路子,培养出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做大“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

  今年以来,风景区党委、管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围绕景区、园区、郊区,建设一万户标准化、规范化的‘农家乐’,带动周边十万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大力推进实施“千户万床”工程,即在辖区内建设一千户“农家乐”,铺设一万张游客床位。同时,提出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和生态观光农业为主,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旅游集镇和中心村落的规划建设,将旅游产业链延伸到农村,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规范农民发展农家乐,加快开发生态观光农业。还与市财政局共同出资2050万元组建了上饶市旅游服务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已接受了32家农家乐经营户累计621万元的贷款担保申请,有效解决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和农民创办“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的资金问题。

  在发展“农家乐”的进程中,风景区注重将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着力优化农村环境。迄今全山共投入500万元,拆除“空心房”及无人居房13508.6平方米,新建房屋5300平方米,完成改水1450户,改厕、改栏1370余户,完成水泥路面硬化120余公里,绿化5100余平方米,房屋亮化3万余平方米。同时,在辖区15个行政村配备了60名保洁员,所涉经费由财政统一安排,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农村卫生长效保洁,为发展“农家乐”奠定了环境基础。

  三清山辖区现有农户4700多户,其中35%的农户在景区沿线,拥有较为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也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条件亟待改善等现象。为此,风景区党委、管委会加快了对现有“农家乐”的改造和提升,并在引浆村引进国际青年旅舍、三清山画家村等上规模和上水平的企业,创新性地导入“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创办较大规模的“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出台“农家乐”星级评定规范标准,提升“农家乐”的品味,同时,按照先旅游沿线再向景区纵深推进的方式,率先建好旅游环山公路沿线自然村的“农家乐”。目前,景区已建成成熟的“农家乐”510户,正在建设的“农家乐”400多户,总床位5000余张,吸纳从业人员4700人,大湾社区还荣获2008年“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每户“农家乐”平均收入23000元以上,景区内“农家乐”带来的收益逾千万元。

  “‘农家乐’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很多好处,靠着三清山旅游的发展,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日前,记者来到三清山银湖湾生态村采访时,当地农民郭孝水满脸喜悦地说道。郭孝水是三清山银湖湾生态村“农家乐”第一家试营业的农民,在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下,老郭拆迁了老房,投资约28万元盖起了新房,现拥有客房8间16个床位。新房营业不到10天,已盈利2000元,根据游客量估计,年收入约3万元。

  “农家乐”乐了农家。如今在三清山,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农家乐”,已成为了三清山旅游发展一道崭新的亮丽风景线,吸引和带动着众多山民开始摆脱了旧时的生产生活模式,走上了依靠乡村旅游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景区经济社会也呈现出了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朱青 本报记者张弛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