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旅游局12月13日对外宣布,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月20日,庐山、龙虎山、井冈山、三清山、武功山、大觉山等江西71个主要景区免票一个月,国内外游客凭借有效身份证就可进入景区游览。据说是庆祝江西省2011年旅游总收入过千亿,以往江西也曾经在某些景区宣布过免门票的措施,但是如此次将重点旅游景点集中免费还是首次,在国内也是开创先河。据有关数据统计,参照去年同期的江西旅游接待人次测算,此次免费一个月累计赠送10亿元门票收入。
旅游经济的概念远远大于门票经济,旅游行业不仅是观光,还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要素。如果只把目光集中在门票上,未免就进入门票经济的误区。事实上,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经济,国内已有了成功案例。拿杭州西湖而言,2007年,杭州将景区围墙打破,将一个免费的西湖送给了杭州市民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虽然西湖损失了几百万的门票,加上游客的激增又使景区的维护费大增,但是越来越多的酒店客栈、饭馆茶楼、会所出现在西湖边上,原本到此一游的观光经济逐步转变为吃、住、游于此的休闲经济,西湖摇身一变成为集高品质服务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游客的一切需求在这个综合空间架构里都能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自然就选择驻留在这个综合体内了。而杭州的旅游产业据说也呈6-7倍的增长,飙升的旅游收入反哺了西湖景区的维护,也带动了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而江西此次免门票之举,也未尝不是在淡季尝试一种走出门票经济的产业转型。在此之前,江西已开始尝试,曾借举办生态文化旅游节来招商引资,凭借包括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四大名山在内的丰富旅游资源优势获得近170亿元的投资,各项目多为集度假、休闲、娱乐、会议和商业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也是许多景区一直想做,但苦于财力、人力所限而没法实施的转型。江西省如此致力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就是努力实现向“旅游产业经济”的转变,为游客“住在景区”增加了吸引力。
而本次免门票期间,江西各地相应整合推出了68条丰富的冬游线路及优惠措施,为的就是通过开发旅游产业链上的系列产品,免门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并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领域的收入大幅增加,尝试改变老旧的营销模式。
旅游产业走到今天,单纯的门票经济已不足以拉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门票经济正逐渐变成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成为一种非良性的有碍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