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在上饶市组织召开的“支持婺源、三清山建设全国一流旅游景区”动员大会上,三清山提出,在2015年进入全国百强景区前15位,跻身山岳型景区前五名,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2020年前,进入全国百强景区前十位,跻身山岳型景区前三名,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刘书宗表示, 三清山服务区的建设与国内一流景区相比仍有差距。但在文化产业、文化项目方面,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同时,在高端旅游、特色旅游及旅游商品开发上,仍有大文章可做。为此,三清山将用超常规的理念来定位目标,用科学的措施来狠抓落实,紧紧围绕“五个一流”这个抓手,确保建设全国一流景区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立足“一流保护”,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进一步优化景区环境,实施科技保护与全民保护。不断拓展延伸“数字三清”在资源保护上的辐射力度,变景区从业人员和原居民为环保宣传者和保护者,化景区游客为环保志愿者和倡导者。引导游客低碳旅游、环保旅游和生态旅游。进一步提升保洁员、轿工、讲解员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提升游客满意度,让游客深切感受“水最清、山最美、人最好”的最美三清山。
立足“一流设施”,全面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规划、项目、管理”三大环节。在规划中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做到既符合发展需求,又能彰显地方特色的要求。高质量竣工完成德上高速三清山挂线、枫林防洪工程、名人度假村、金沙水源工程等十大项目。重点加强环山公路沿线村庄的社区化管理,完善景区“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生态村环境建设和农家乐服务水平,实施街道立面“穿衣戴帽”美化亮化工程。
立足“一流服务”,大力提升景区游客幸福度
创新服务理念,推行服务标准。积极引导辖区酒店、旅行社将“让游客满意”提升为“让游客感动”,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的转变,始终为游客提供微笑、超前的全程服务,真正做到“游客一时不离开,服务一刻不停止”。严格执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国家标准,积极探索山岳型景区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新思路,提升山岳型景区旅游服务的响应度、反应度和游客满意度,并形成景区自身的服务品牌。
立足“一流品牌”,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突出特色营销,加强联合营销,大力推进新媒体营销。全力打造三清山国际高山杜鹃花文化系列活动,通过以节造势,以会聚客,形成新的游客增长点。加强网络营销,加强三清山官方微博建设与管理,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打造“数字三清”,在全国率先实现景区网络全覆盖,让游客体会到更便捷更舒适的服务。全力做好2013“金蛇狂舞,蛇年看巨蟒——三清山微拍大赛”活动,进一步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树立多赢理念,加强与婺源、鄱阳湖、龟峰和千岛湖、黄山、庐山、武夷山、龙虎山等周边景区的联合,互换客源;共同做大客源市场。
立足“一流效益”,着力实现经济发展增值保量
在培植税源、管理层次、企业经营上下功夫。依托三清山的优势资源,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商投资者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创新零散税源征管方式,加大征收稽查力度,力保财源税源不漏征。全面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倡导酒店、宾馆在提供标准化服务基础上,推行精细化服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游客在景区的消费量。不断拓展产业发展领域。提升三清山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质量和效益,形成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为创建全国一流景区,三清山通过多方调研,最终确定了三大发展目标,即:要确保旅游人次、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经济指标”实现全国一流、全省第一;要在资源保护、景区管理、民生工程“三大刚性任务”上争世界知名、全国先进、区域典范;要在品牌运用、市场营销、企业经营“三大主要工作”上出亮点、做贡献。
刘书宗强调,建设全国一流景区,离不开国际视野与全球合作,三清山将进一步扩大与希腊莱斯沃斯、欧洲阿尔卑斯、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等友好公园、姊妹公园在资源保护、景区管理、科研教育、干部互访等方面合作机制,拓展与韩国最大旅游批发商哈拿多乐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借力国际、国内先进景区,引领三清山超前发展、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