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趣谈三清三清山道教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名人名言神话传说三清山游记三清山生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清山文化>> 民俗风情

三清山下的乡愁

  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的虚幻飘渺,叹为观止相比,如碎银般散落在三清山脚下的村落,则更让人有一种愁绪。千百年来,这些村落依溪而居,沿坡而落,充满怀旧的农舍三三两两地在群山翠绿中或隐或现。自古以来交通不便造成的长期封闭,这里成为了迁徙游民理想的定居之地,也生成了三清山脚下的原住民部落。这里有闽南的乡音,畲寨的风情,徽裔的传承;这里有千年的银杏、百年的古村;这里还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有最甜的土蜂蜜,最嫩的竹笋……瓜藤环绕、简单质朴的农家院舍旁,潺潺的小溪流淌着纯朴原始的民风。这也构成了三清山最基本的社会文化元素,既颇具迁徙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庆幸的是,这些文化遗产在三十年的社会大变革中并没有被改变多少,而且作为大三清旅游文化的重要一环,正在被当地的管理部门重视并加以切实的保护。可以说是“清山常在,乡愁依旧”。

三清山下的乡愁


  每一方水土,每一处青山都有乡愁。乡愁是什么?那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那村头路口的银杏树,那流经门前的溪水,那整日香火缭绕的佛门神龛……总之,乡愁是一个地方特有的记印。乡愁是你的童年,乡愁是你的梦境,乡愁是你似曾相识又遥远的记忆。乡愁是亲切的,许多年后,从千里之外回到老家,峰回路转后的一条小桥会让你的心跳加快——过了桥就是我的家;乡愁是伤感的,路过熟悉的溪旁,溪水中洗衣石上已经难觅曾经熟悉的身影;乡愁是惊喜的,童年玩杂的道场依旧有现在的童年们在重复着一样的故事;乡愁是幸福的,回家的感觉真好;乡愁又是充满着愁绪的,老屋门前小猫陪着晒太阳的爷爷,菜园里被鸡鸭围着叫食的外婆,他们都去哪儿了呢?
  三清山山下的乡愁与一些地方刻意制造乡愁不同,一直保持着自然的生存状态,并且自然与人文相互交错着,和谐地相处了数百年。溪上的小桥,水边的道观,山坡上的房舍,路径处的社林……都是那么的相得益彰。最让人觉得新奇的是原住民的土蜂箱。这些土蜂箱或者挂在南墙上,或者放在房前屋后的坡地上,有的干脆就摆在山崖岩石上。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回归,这种土蜂养的蜜也成了新宠,价格要比市面上的练制蜜贵出许多倍,而且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捎上一二斤做为家居常备之天然保健品。这里还有家庭小磨豆腐、土制茶叶、腌晒食品、土菜等,无不透着浓浓的乡味,也让乡愁包含了丰富的多元的文化元素。这里还有闽言徽语,畲音古调。因此,三清山的乡愁是优美的自然景观、纯朴的生活状态与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它是我们江南原汁原味的原住民文化大餐,是江南难得的天然民俗博物馆。
  当然,丝丝的愁绪也在三清山的乡愁中油生,其实现代文明已经也深深地渗透到了这里。悄悄然的一些变化已使一些乡愁正在迅速地消失。一些村子已经成了老人的世界,一些手艺没有了传人,老手艺人个个都成为了末代工匠——因为没有人会再穿草鞋,也没有人会再推着花车出山。在一个畲族新村,随着一阵清新乐耳的音乐声由远而近,一辆流动小四轮驶入村中,停在村口。似乎已经是一种惯例,村民们都围拢了上来,打开车蓬,原来是一辆流动菜市车。因为少地,这里的村民已经不种地了,令人感慨,令人叹息。我们无意让这里的人们一直处在农耕时代,而是让他们都能够同步享受新时代的发展成果.但农耕文明,这里的乡愁,确实是希望以某种不变的方式长存下去。

    《畲乡的新鲜事》——拍了就能看,这对没有走出过大山的畲乡老人来说,着实是件新鲜事
随着“土”风盛行,旅游观念的转变,周末乡村行,到三清山脚下的游客也日渐多了起来。品土菜,住土屋,采土风,买土产,三清山脚下的村落迎来了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许,在若干年后,那些渐渐失传的农耕文化,山民手艺又在三清山脚下风行起来,只是,那已经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意的一系列产品。他们也会懂得按照市场的法则去经营他们的文化传承,成为三清山大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乡愁依旧,但人间已换!
  《晒南瓜》——老人依然沿续着祖辈自给自足的习惯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