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趣谈三清三清山道教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名人名言神话传说三清山游记三清山生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清山文化>> 民俗风情

三清山引浆村:看古畲乡的新风貌

 从三清山走下来,在山的北脚有一个风景秀丽的村落——引浆村,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青山、秀水、古树、山寨、流云、飞瀑、湿地、古村落交织在一起。引浆村下辖的三个自然村中有一个少数民族村——畲民新村。三百多年前从赣州石城迁过来的畲族四大姓氏雷姓家族后裔至今仍聚居在此,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和语音,古遗风情淳厚,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尤如陶渊明写下的“桃花源”

这个自然村的村民原本住在山中,因山体有垮塌的危险,2006年整体搬迁下来,住进由政府统一规划修建的畲民新村中。村中房屋均采用徽州式的建筑风格,依山就势,自然得体。徽派建筑、瓦房、古树形成别具一格的农村景观,村民的房院既有古色古香赣东北民居,又有改造建设的徽派民居,交错映衬,实现了两种建筑的完美结合,彰显畲族、闽南、赣东北文化的生活习性和民居特色。

  全村297户,共1060人,可令人惊奇的是竟有11种方言在村中同时使用,堪称方言博物馆。村中居民只有畲族和汉族,但姓氏较杂,有雷、江、吴、童、连、黄、王、张、李、邵等,语言和方言有畲语、客家话、闽南话、徽州话、玉山话、德兴话、浙江龙游话、淳安话、开化官话等多种。村中8中主要方言,同村之间都能用这些不同的话流利地交谈。长期以来,各种语言方言和谐共存,互不影响,甚是奇特。

 竹竿舞是畲族同胞庆祝节日的一种独特方式。据说每逢节日,畲族同胞便会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以欢快的舞步和有节律的敲击竹竿的声音共庆节日的美好。节奏一般为“开、合、开、合、开开合”,竹竿开的时候脚跳进去,竹竿合的时候脚跳出来。 三清山地处闽浙皖赣交接地区,主体的是从江浙吴地民俗衍化而来的赣东北地方民俗,同时又有安徽徽派、福建闽南的民俗。由于地理环境及历代人口迁移,使得三清山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人家都挂有这种大红对联,祝福的内容包括结婚、过寿等喜事。祝寿的对联只能由女婿来送,是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给老人过寿时除了物质的给予,从这种祝寿对联中也不难看出当地对于敬老爱老的文化传承。

 本地特色的传承除了体现在民俗风情上,物质上也有很多传承已久的东西。趁着天气晴朗,不少村民坐在外面享受一个温暖冬日的闲暇时光。这个蹒跚学步的小宝宝正站在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步车中,本地人称为“站桶”。虽然当地的小朋友们已经拥有了时下流行的各种玩具,但“站桶”还是会被当地百姓当做看孩子的必备产品。

 畲族四大姓氏盘、蓝、雷、钟中的雷姓家族有一支从赣州石城县迁居至此地,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畲民新村中的畲族村民就是这一支的后裔。雷氏家族这一代的族长是引浆村完小校长雷贤河,他抱出自家流传了三百多年的雷氏宗谱。厚厚的几大本族谱保存还算完好,除了每本封面和封底纸张有破损,内容纸张几乎没有破损。日常保存时,书页中会加上一些烟叶来防虫蛀。

 宗谱保存的不错,但宗谱盒内保存的祖先画像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幅画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另一幅祖宗像的面部也了破损,雷校长希望能将画像重新修复装裱,但不知道花费多少,需要多少时间。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乡镇村作为旅游乡镇村来建设,目前旅游收入已成为本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畲民新村虽然只是大山脚下的一个小小村落,但作为旅游接待的餐饮、住宿各项服务样样俱全。来旅游的年轻人更是不用担心流量问题,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WiFi供你随时使用。这不,店主就在自家门口刷手机呢。

 除了农家乐形式的住宿餐饮外,小小的引浆村也有时下流行的民宿。店主邵世飞是地地道道的引浆村本地人,在无锡做了7年旅游相关的工作,去年回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民宿的公共区域布置的古朴又有文艺气息,12个大集装箱改造的客房各种设备一应俱全,还有壁炉可以生火取暖。村支书廖英告诉记者“畲民新村的‘中国特色山寨’称号批下来了”时一脸喜气,像是做了许久的准备将要大干一场,要让这个大山中的古村落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