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趣谈三清三清山道教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名人名言神话传说三清山游记三清山生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清山文化>> 神话传说

说不完的三清山故事之景阳拜建文,王祜修道观

编者按:

悠悠青山话历史,潺潺流水哺佳人。昄大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史名人众多。其中杰出代表有:宋代精通天文地理的勘舆学家傅伯通;献《皇极元元集》于元世祖的训诂学家、哲学家傅立;明代重建三清宫、开发三清山的王祜等。宋、元、明代进士有李钦、傅伯通、程坦、程中正、王渭、程潜、程时彦、傅贵全、程崧等。明、清代有举人李江、李珊、李洪、程洸、舒朴、傅赤、王运隆、李锡圭等。历代创办书院,宋代持盛。王渭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在港首新村创办南山书院;李思正于宋末在昄大创办靖翁书院。据《旧县志》记载,元代14都人傅立建“初庵书院,以惠后学”;13都人黄棠,“官本县教谕,督建书院,教养人材,文风丕振”;清代13都人李三阳,“建塾延师,多所成就”。

上期,我们说到建文帝秘潜天龙山的前因后果,那么建文帝到了天龙山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本期,让我们继续跟着昄大人王德顺了解昄大故事。

景阳拜建文,王祜修道观

天龙山与三清山遥相呼应,沿着天龙山举目远眺,三清山概貌一览无遗。遥想当年,三清山下的汾水村有位景阳族长王璁与天龙山道长交情甚深,相互间常有走动。

有一天景阳族长与道长茶叙,无意间听道长说道观内有一干滁州商贾入住数月有意入道,引起他的好奇。景阳族长是个乐于交朋结友的人,提出想见见商贾,道长应允。景阳族长见来人眉目清秀,气宇不凡且举止大方,谈吐文雅,不像经商之人,反觉得有官家风范。从那以后他每次来观必与之茶叙。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交往时间长了,商贾(即建文帝)对景阳族长信任有加,想到自己漂泊异乡,从长久计,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庇护,只怕多有不测。考虑再三后,把自己身世全盘告诉景阳族长。

其实景阳族长得知他是滁州人氏,想到朱元璋是凤阳人,凤阳毗邻滁州(现属滁州管辖),并且也听到一些朝廷政变的事,心中也早有存疑。听建文帝亲口说出,仍然震惊不小,突然间感到自己身上担子重若千斤。如何保护他?首先让他隐姓埋名,才会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建文”?景阳族长脑海里闪出了一个词“詹云”。恰好是当地方言“建文”。转而一想又觉欠妥,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碧”字,叫“詹碧云”既可瞒天过海,又不失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可谓天衣无缝。从此,建文帝的身份变成了“詹碧云”。

考虑到天龙山道观离村庄太近,不时有香客往来,不宜长久隐居,要做到万无一失,就有必要把他转移到汾水或者三清山。经过族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商量后,认为三清山最为合适。王氏先祖王霖曾在三清山修过道观,稍加修整便可居住,而且三清山山高林密一旦有事易于藏身。建文帝对此方案十分满意,择日启程到了汾水、三清山。

为了让建文帝不至过分寂寞,景阳族长又从道观请了位道人上山,教习建文帝一行人在三清山习道炼丹。根据《三清山王氏宗谱》记载:“碧云詹齐练师也”,说明詹碧云(建文帝)在三清山习道炼丹确有此事。离三清宫不远处,有一处“丹炉石”,还现存一口“丹井”,就是建文帝炼丹时取水的井和炉。也有资料说是葛洪上山炼丹所存,我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葛洪是东晋人,东晋时三清山脚下还是荒蛮之地,并无人烟,葛洪炼丹说法很难成立。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景阳族长年事已高,不能像平时那样经常上山看望建文帝,他想应该让年轻人出来担当,王祜成了他的不二人选。

王祜,字永祦,号帽峰,道号费隐,自幼风清貌古,诗书自娱。家境殷实,却无心仕途,喜寄情山水,爱青莲境秀。

得族长重托,王祜二话不说马上从十三都(早禾田)回迁十四都(汾水)。表面上看王祜迁居汾水只是“隐退之居,艺花木而自娱”,其实是接替族长保护建文帝。他出资买下山权,并着手开山治观。他的想法一经提出,族人欢欣鼓舞,建文帝更是喜不自禁。《泸田王氏宗谱》是这样描述的,“时有碧云者为人利落大方,与之把谈不忍去,抵山规划,欲有光大之意。后祜家资告匮,占歛银数,助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詹碧云(建文帝)不仅参与了三清山规划建设,而且在建设中王氏族人资金告匮时,他慷慨地将当年逃出时王升为他备下的银两奉献给了三清山建设事业,使三清山建设顺利完工。

热线电话:0793-8118873 18079312866
三清山旅游信息查询公益平台,图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